周易属于什么学科,易经属哪类科学?从何演变而来?
易经属哪类科学?从何演变而来?
《易经》是一本能够解开宇宙奥秘的书。你问它属于哪类,其实很难回答。因为这本书涵盖内容及其广泛,有人说它是占卜书,有人说它是最早的气象著作,有人说它是观星手册,有人说它是东方哲学的源头。各种说法,皆有依据。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譬如明朝大将戚继光,他的兵法就从易经中悟出来的。
《易经》起源于太极八卦,传说是天神伏羲在沙滩上画的,预测天气,表示方向用的。后来周朝周文王将单卦叠起,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六十四重卦,并标注卦辞。到了春秋孔子为它写了《十翼》,进一步解释,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秦朝焚书坑儒,秦王认为这本书是用来占卜的,并不是百家乱民之作,对国家法家思想没有危及,于是保留了下来,至今已经两千年了。
历代研究它的人不计其数,你可以看看百家讲坛曾仕强讲易经奥秘,挺不错的
易经是否就是一本心理学
不是,易经属于哲学范畴。
《易经》是本哲学范畴的书,讲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哲学、历史、文学、玄学、医学等学科。《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又称《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
请教专家:易经是一种什么学说?它是科学还是迷信?
易经
在周易文化里面风水,手相,卜卦,命理等都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由《周易》学说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它们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周易》学说的理论体系。
至于它是科学还是迷信是见仁见智的事,我认为易经是科学
风水学是一门学科,它综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哲学,甚至心理学等多种人文和自然学科,它追求的是建筑的人文美与环境的自然美的高度和谐,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它,不要带上迷信的有色眼镜直接把它纳入了糟粕。
易经的很多理念在现在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比如它的追求平衡的理念对于现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意义。周易文化中,无论是看风水还是看其他的什么,都有一个潜在的中心词,那便是平衡。但我们人类一直以来却都在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我们滥砍滥伐,过垦过牧,围湖造田大自然于是以泥石流,土地沙化,沙尘暴风靡,湖水面积萎缩等方式惩罚我们。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多都是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这种平衡理念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
易经亦能协助自然科学的研究,现在很多自然科学家都开始在进行科研研究的同时,读读易经,启发自己,以协助自己的科学研究。但目前研究周易的文科方面的人才仍然占了大多数。我想我们研究周易的不能仅限于文科类的人才,学习自然科学的也应该花点时间研究研究周易,这样周易才能在文理人才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解释或者说破译,也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协助人类事业的发展。
我想现在很多人直接把周易文化看做是迷信,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来自那些一知半解的江湖术士。现在街头的那些个看相算命的,大部分都只是学了一点周易的皮毛工夫,就出来打着周易大师的幌子来混饭吃。声东击西表现得很玄乎,迷信味道十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人们觉得实在是太没道理太不靠谱了,于是周易被扣上了迷信的帽子。
易经并不是迷信,而是尚未能被人们完全解释的科学。我们怎么能在现代人们无法解释其现象,无法很好体会其精华的时候,就给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冠上迷信的头衔呢?周易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而神秘玄深的礼物,我们应该努力探求其中的奥妙,汲取其中的有益养分,指导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千万莫要迷信二字蒙蔽我们的双眼,掩埋了周易文化的实有光辉。
易经归属于哪个学科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易经》是智慧,是上层的,总的东西;而学科是下层,是分的东西。这就好比说,我们可以问人是什么动物,却不能说动物是什么人一个道理。
《易经》是总的,上层的,后续很多学科分支,都源自易经,或者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与《易经》有关系。比如中医源自《易经》,中医属于医学,这是学科。而《易经》是源头,不是学科。
《易经》虽然是总的,但一样有很多特性,比如玄妙,所有大家说这是玄学;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自《易经》,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都是从《易经》发源,所以我们说这是群经之首,是国粹,是国学;《易经》有大智慧,很多人说,这是哲学;然而不论怎么说,说到是什么学,也都是分,而易经是总的东西。如同先有混沌,而后有阴阳一个道理,《易经》就是混沌,后续才有各阴阳学科。
周易是不是一门科学?
绝对是一门科学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霸气周易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